煤炭作为工业粮食之一,具有“黑金”之称。在我国煤炭资源探明储量中,厚煤层占总储量的44%,其产量也占总产量的40%以上,厚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仍然是一个业界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难题。

厚及特厚煤层在开采过程中,易导致煤层覆岩板向采空区空间弯曲下沉与跨断,造成大范围、大规模的顶板垮落,上覆岩层中的瓦斯大规模涌向采空区,极易引起瓦斯爆炸等灾害,为预防该情况下的矿井灾害,对煤层裂隙及跨落过程演化规律研究尤为重要。
在煤炭开采工程中,常要进行多测点位移摄影测量,传统的接触式测量设备,需要将测试传感器固定在所测结构上,这给实际应用带来许多安装困难。而且,传统测试方法进行多点测量的时候,耗时耗力费用高。
摄影测量解决方案
摄影测量技术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方式,测量过程就像拍照一样快捷,可实现全场静态变形测量,在结构位移测量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如检测结构在垮落过程中的变形、梁破坏过程中的变形、结构振动情况等。
为了安全、高效地开采厚煤层,某煤矿开采科研机构采用相似材料模拟实验,使用新拓三维XTDP三维光学摄影测量系统测量煤层开采过程的破坏特征,揭示煤炭开采过程中结构变形规律,为厚煤层开采的结构变形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模型构建
某煤矿开采研究机构采用平面应变模型,实体模型铺设前,在卸压层上方采用网格式布置位移测点,并在边界处留设保护煤柱。
模拟煤矿实际条件及试验模型情况,结合相似原理,并经过多次配比试验,采用1.5mX4m相似材料模型,表面粘贴标志点,测量模型在垮落过程中标志点的位移,进而观测模型整体的变形趋势。

实验流程
1)模型表面布置标志点、标尺等。
2)每挖10cm停止,单反相机从各个角度进行拍照,拍完后继续挖。
3)实验过程中实时记录垮落高度、垮落时间、裂纹长度等数据。
4)实验结束后对图片进行计算,获取每个状态下,标志点的变形数据。
数据处理
1、初始状态
初始状态下,单反相机拍一组图片,获取标志点的三维坐标,作为初始状态。

2、变形状态
然后每挖10cm,停止采挖后,用单反相机进行拍照,然后再采挖,用单反相机再拍照。用XTDP三维光学摄影测量系统计算一系列状态下标志点的三维坐标,统一到一个坐标系下,可观测标志点的位移。

随着工作面推进,采空区顶部出现裂纹和断裂,底部受压细微下陷

采空区范围继续增大,采空区顶部出现垮落,底部出现了一定的轻微下陷。

采空区再推进10cm,采空区顶部完全跨陷,周边结构向采空区移动,底部承压加大出现明显下陷。
采用新拓三维XTDP摄影测量分析,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相似模型以及现场实测相结合,分析煤层工作面采空区的断裂带和垮落的演变过程,可以更好地分析采空区垮落高度判定以及工作面变形的机理。
研究煤层开采过程结构的破碎及运移,对于实现开采的高产高效,进而丰富、完善开采技术具有较大意义,尤其是对于劳动成本日益提升的今天,工作面工效的提高,无疑具有实际的工程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