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飞行器而言,目标的空间运动三维姿态,是将其飞行状态进行运动解构的运动参数。飞行器结构件的三维运动轨迹、六自由度6-DOF测量,对于飞行器的设计、实验、改进以及故障分析等都极具价值。
在实际飞行中,飞行器结构件的轨迹、姿态和起伏变形情况复杂多变,直接影响飞行器的空中安全性以及空气动力性能。采用新拓三维DIC高速测量系统,DIC三维动态测量技术,获取飞行器飞行过程中的变形分布情况,有助于提高飞行可靠性和缩短研发测试周期。

飞行状态下的动态轨迹高速dic测量
在现代飞机性能测试中,飞行器及其结构件的运动分析,大多基于理论模拟或者风洞实验。采用新拓三维DIC高速测量系统,可对飞行器结构件及机载物在空中飞行状态下轨迹、姿态、位移、变形进行测量。DIC高速测量系统通过将高速摄像机安装在飞机上,机体飞行中实时采集图像,使用DIC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输出测量数据结果。
新拓三维DIC高速测量系统,结合高速摄像机采集图像,通过DIC软件计算出每个标志点在受载时的位移和变形,并可用于低速、高速、超高速风洞模型的变形测量和姿态测量;超音速风洞对柔性机翼模型进行结构动力学测试,获得机翼振动时的位移分布;以及飞机在实际飞行工况下的机翼变形测量。

机载相机抖动干扰排除
采用一种动态定位相机的方法。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机身各结构件均在无规律振动,机载相机也会随之振动,干扰数字图像相关DIC测量精度。
通过已知的全局控制点,新拓三维DIC高速测量系统采用空间后方交会方法,实时定位相机,有效消除由相机抖动带来的测量误差。
单像空间后方交会解法,将控制点的像点坐标作为观测值,并求解该像片内、外方位元素的过程。解算外方位元素的单像后方交会,因外方位元素只有6个未知数,至少要3个控制点才可进行计算。单像空间后方交会算法是迭代运算,采用摄影测量中的三角锥算法来计算初值。
新拓三维DIC高速测量系统DIC相机动态定位
飞行状态下,飞行器结构件在无规律振动,但机身局部刚性件整体的柔性变形,相对于机载相机的刚性移动可忽略不计,设定机身刚性结构件无柔性变形。
新拓三维DIC高速测量系统相机定位方法如下图所示,如果测量相机视场内可以观测到固定区域的控制点,则使用空间后方交会方法,直接计算出位移姿态及轨迹测量。
由于飞机上空间的限制,当新拓三维DIC高速测量系统主测量相机无法同时观测待测目标区域以及固定区域,可采用耦合相机的方法,实现间接定位主测量相机。

高速DIC测量系统相机动态定位
DIC轨迹姿态测量
试飞过程需要精确获得飞行器刚性件的运动轨迹与姿态。针对该类问题,传统测量方法是采用传感器、经纬仪测量或者二维影像跟踪测量,只能粗略地估算出飞行器的运动规律,属定性分析。
飞行数据中,姿态所代表的是目标相对于某特定坐标系3个轴的旋转量。基于空间后方交会方法,新拓三维DIC高速测量系统可快速解算刚体形心运动轨迹与姿态,通过分析刚体标志点精确解算其三维坐标,反求出刚体坐标系相对于世界坐标系的旋转矩阵和平移矩阵,即姿态与轨迹。

高速DIC测量系统-轨迹姿态测量
轨迹姿态测量典型案例
风洞中整机姿态分析
采用新拓三维DIC高速测量系统,配合高速摄像机,通过观察窗观测风洞中飞行器姿态、变形与局部应变。



直升机旋翼运行状态分析





导弹飞行轨迹姿态分析
新拓三维DIC高速测量系统,搭配地面高速摄像机,高速拍摄设定观察窗口中目标对象图像,实现弹仓开启受力变形分析,弹体姿态和轨迹追踪测试。


飞机飞行中机翼变形测试
采用多套新拓三维DIC高速测量系统,分别承担测量检测、共轭消振功能,实现机翼动态变形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