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季夏,新征程。在这个7月,新拓三维将参加汽车制造、先进材料、工业装备、建筑工程防护、爆炸力学等领域行业盛会,并针对质量检测、逆向工程、材料与结构力学性能、管件检测等应用场景,展示三维光学视觉测量解决方案,分享在行业前沿领域的应用案例。

1、SAMPE中国2021年会第十六届先进复合材料制品、原材料、工装及工程应用展览会
时间:7月6日-9日
地址: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静安庄馆)·北京
展位号:C104
展示方案:先进复合材料是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军工、轨道交通、能源等尖端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带动了当代材料科技的进步。数字图像相关法(DIC技术)可用于材料、力学、机械、土木等学科新材料三维全场动态变形检测研究,助力先进复合材料服务于更轻,更强,更节能,更环保的绿色产业创新发展。
2、AMTS 2021 |上海国际汽车制造技术与装备及材料展览会
时间:7月7日-10日
地址: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展位号:W3-E14
展示方案:关注未来汽车的发展,在车身冲压、焊装与连接、零部件装配、整车材料与设计、质量控制及测试等工程领域,三维光学测量方案可用于新车型的材料、外观设计、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动力学仿真分析到零部件变形分析等,助力汽车制造商提升汽车性能和可靠性。
3、第24届青岛国际机床展览会
时间:7月18日-22日
地址:青岛国际博览中心
展位号:S4-B301
展示方案:随着技术制造与产业模式的转型升级,工业装备产业链正朝着纵向延伸与横向发展,工业自动化、电气传动、工业机器人等工业装备对测量技术及自动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自动化蓝光测量可实现扫描路径智能规划,一键式模板检测分析等,适用于产线快速自动化测量。
4、第二届全国动力多灾害工程结构防护学术研讨会
时间:7月2日-4日
地址:四川绵阳
展示方案:对工程结构在动力多灾害作用下的响应、损伤破坏及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有助于提升工程结构抵御地震、强风、爆炸、冲击等防灾性能。三维全场应变测量技术可测试工程建筑材料和结构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参数,分析结构的振动反应和模态参数,有助于材料性能改进与工程结构防护。
5、第十三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
时间:7月16日-19日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宾馆(西安市雁塔区丈八北路1号)
展示方案:研讨爆炸力学在材料和工程项目等应用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有助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先进技术发展。三维全场应变测量技术可用于观测爆炸与冲击载荷下材料的动态力学行为、结构动态响应、材料与结构的动态位移与断裂等,为爆炸力学领域的科研提供数据支撑。
★活动亮点提前知★
1、ROB -5M全自动化蓝光测量系统

灵活可移动,可灵活布置测量工位,具备拖拽式常规扫描、扫描路径智能规划、一键式模板检测分析功能,同时配备了可适用于各种常见工件的装、夹工具,适用于3C数码产品、精密铸造业、注塑以及钣金等行业的工业级自动化检测,让制造企业更好地掌控产品检测过程的精准性及效益。
2、ROT-5M自动化蓝光扫描系统

ROT-5M型自动化蓝光扫描系统,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支持自定义路径规划、检测分析功能,配备使用不同工件的制具、夹具及相应应用方案,适用于小尺寸精密零部件及3C数码产品的快速自动化测量。
3、XTOM蓝光工业级三维扫描仪

XTOM蓝光三维扫描仪搭载高分辨率工业相机,可获取工件表面高精细度特征,高性能的硬件设备搭配自主研发的三维重建算法,可满足工业计量级别的检测需求。通过检测零部件全尺寸偏差数值,发现偏差具体位置,以便于调整制造工艺及数值,可应用于注塑件、模具、钣金件、涡轮叶片等工业零部件检测。
4、XTDIC三维全场应变测量系统

XTDIC三维全场应变测量系统,通过对被测物三维坐标、位移及应变的动态测量,为材料力学性能、结构疲劳研究提供解决方案。它具有全视场范围内测量的优势,应变测量范围可达0.005%-2000%,位移测量精度可达0.005像素,应变测量精度可达0.005%,成为获得材料特征,有限元分析验证,测量零部件全场应变和变形,侦测临界区域,优化材料和结构设计的重要仪器。
5、XTDIC-Miro显微应变测量系统

XTDIC-Micro通过追踪获取显微镜下材料表面变形,解算出被测物体微观尺度下的三维全场位移场和应变场,体式显微测量幅面为1mm?-100mm?,软件支持根据需求定制测量幅面,应变测量精度可达30μ?,位移测量精度可达0.01pixel,弥补了传统手段无法进行微小物体变形测量的不足,对于微结构件、生物材料、仿生学的力学性能测试具有重要意义。
6、Tube Qualify三维光学弯管测量系统

Tube Qualify弯管测量系统专为管件、线材的几何形状检测而研发设计,通用于逆向设计和批量生产,可在2秒内测量出专用于弯管机的设置参数和修正数据,测量折弯角度范围可达3~180°,角度测量精度可达0.05°,长度测量精度0.1mm,为航空、汽车、船舶、核电等弯管工件加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